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雜工店長的書櫃:《Guji Guji》


















圖、文/ 陳致元
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






有些書可以多讀幾次,不只在耶誕節,因為:越讀會越有味道,還能讀出一些書外之意!

從最簡單的理解方式來讀,陳致元《Guji Guji》像是安徒生《醜小鴨》的變奏,講述一個「自我定義」的故事,「Guji Guji」和「醜小鴨」一樣,都是看見水中倒影,透過影像與形象,去確認自我的存在,兩個故事都先隱藏其身份和將其真實樣貌神秘化,最後揭曉時,身份衝突造成閱讀趣味。

但若更深層的多讀幾次這個故事,更不一樣的內容發生在《Guji Guji》故事裡,根據圖畫書圖像講述,有多種已知物種在畫面中存在,有鴨媽媽、小鴨、鱷魚、蝙蝠⋯,唯獨「Guji Guji」他說:「我不是鱷魚,也不是鴨子,我是鱷魚鴨」,不知作者是有意還是無意,取消了物種的本質,「Guji Guji」用影像「發明」自己,他可以是鴨子(倒立倒影)也是鱷魚、當然也是鱷魚鴨(自我認同)。

圖畫書讀完,可以好好花一個耶誕夜的晚上想一想,你是誰?自我認同的身份又是什麼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