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2018年11月講座


為何韓國偶像經常尋短?__談韓國人寂靜的自殺


生前習慣大聲喧嘩、奪人目光的韓國人,為什麼往往悶不吭聲安靜地尋死?韓國文化研究者陳慶德,著手調查韓國人自殺場域,從是誰自殺(who),如何自殺(how),哪裡自殺(where),再到為何自殺(why),以實際案例說明韓國文化中的集體壓迫與高自殺率背後的成因,為台灣讀者提供最沉痛的借鏡。

【時間】11/3(六)19:00-21:00

【講者介紹】
陳慶德(韓國文化研究者)
南韓國立首爾大學,西洋哲學組博士候選人,主攻「現象學」,著有熱銷《背包韓語》(聯經出版社)、《韓語超短句》(統一出版社)等系列韓語學習書籍,目前在兩岸三地已計發表文字150萬字,近40本著作,目前沈溺於神話世界、翻譯理論分析,以及亞洲文化差異詮釋,當然,最愛的還是台灣。





唱自己的歌:台灣民歌運動——《有溫度的台灣史》新書分享會


【時間】11/4(日)14:30-16:00

【內容大綱】
一九七三年,胡德夫讀大學的時候,父親生了重病,需要開刀。那時還沒有醫療保險,得支付非常高的醫藥費。胡德夫只好回到台北,去一家西餐廳駐唱。胡德夫以渾厚的嗓音、擅長的爵士、藍調鋼琴,很快成為薪水最高的駐唱歌手。有一天,他要上臺的時候,一頭蓬鬆亂髮的李雙澤到他的身邊說:「德夫啊,你不是卑南族的嗎?為什麼不唱一首家鄉的歌來聽聽。」
三年後,李雙澤在淡江引發的「可口可樂事件」,像一個重磅的炸彈,在淡江掀起討論。《淡江週刊》為此做了專號。李雙澤帶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不唱自己的歌?」
「唱自己的歌」自此成為一個響亮的召喚,一個文化自覺的力量,代表民歌時代的精神。當時,台灣在國際孤立的環境下,處於身分不明的認同焦慮。而文學界已出現批判西化的聲音。而自我認同的危機更讓人反省,一如唐文標的文章質問的:「我生存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什麼人?」


【主講簡介】 
楊渡
詩人、作家。喜歡旅行、閱讀、電影和足球。最喜歡的地方,是新疆和阿爾卑斯山。大山大水,以及無盡的沙漠。最喜歡的電影是《直到世界的盡頭》。
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中華文化總會祕書長,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
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下一個世紀的星辰》;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激動一九四五》、《紅雲:嚴秀峰傳》、《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長篇紀實文學《水田裡的媽媽》;短篇小說集《九天九夜》;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等十餘種。




《好日況味》新書分享會

- 日  期:2018/11/10(六) 14:30–16:00
- 地  點:台中新手書店(台中市西區中興里向上北路129號)
- 主 講 人:行人文化實驗室 企劃團隊
- 參加方式:免費入場(座位有限,請儘早入場)

怎麼過好生活,已經是近來廣受注目的主題,越來越多人學著用好器物來打造質感生活,但你以為工藝家都住在深山荒原嗎?你覺得工藝品只能擺在博物館嗎?讓我們走進日常巷弄把工藝品帶回自家廚房,讓你用臺灣製造的餐廚美器,過上最有質感的生活。
 
我們走進工藝師的工房,看見師傅們對原料的重視、對技術的專業、對作品的自信,還有多年的堅持及用心,他們沒有你認為的古怪脾氣,他們只是對生活、對作品放了更多的感情。
 
接著走進生活達人的廚房,看見每一位不同身分、職業的生活達人們,如何運用器物豐富生活,發揮無限巧思,讓臺灣在地好器物,和你一起打造美好日子的絕佳滋味。
 
「最溫暖的場域,最美麗的用具
 9位工藝家 x 9位生活達人
 將型之美與用之美,展現在日常餐廚器物中」
 
【眾星雲集-生活達人小撇步完整公開】
 彭顯惠/小間書菜主人
 Ayo/不務正業男子
 洪淑青/親子作家、兒童音樂作詞人
 諶淑婷/「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
 番紅花/親子教養作家
 胡川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主編
 Grace/圍裙咖啡老闆娘
 劉軒慈/自由設計師
 Hally/資深唱片美術設計
 
【堅強陣容-全臺工藝家故事報你知】
 盧肇興/永利刀具
 許明國/龍鼎菜砧
 方美智/三芳毛刷
 葉欽源/阿媽牌生鐵鍋
 蕭生育/富山蒸籠
 蘇正立/立晶窯
 毛潔軒、毛選媛/Mao's樂陶陶
 王獻德/紅琉璃/好玻
 李明松/老土藝術工作坊
 


編劇--------從看不見畫面開始

劇本寫作和小說有什麼不同?
我想寫劇本,要怎麼開始?
人人都在追劇,但劇本寫作卻相當神秘,
不管你是有志於編劇,或是好奇編劇是怎麼樣「編」的,都可以來聽這場講座喔!

【時間】11/10(六)19:00-21:00

【講座內容】
1.寫作的恐懼------技巧VS 天份
2.寫作的誤區-------小說與劇本的異同
3.劇作要素---------主題、人物、衝突、結構
4.寫作基本練習

***講座報名連結:https://goo.gl/NeEeya 

・講者簡介:
黃世鳴(《一把青》編劇) 

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學士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劇作創作與理論組碩士 

2003年 編劇作品《長假》獲新聞局優良劇本。 
2007年 編劇作品《戀練舞》獲入選新聞局廣電基金電視電影輔導金。 
編劇作品《深呼吸》(與郭珍弟合編)獲選新聞局電影輔導金。 
2008年 任日本電影《軌道礦車》協力編劇 (金馬獎開幕影展 與川口浩史導演合編)。 
2009年 電視劇《回家》主創編劇。(入圍金鐘獎最佳編劇) 
2010年 客家台電視劇《黃金稻浪》協力編劇(與蔡秀女合編)。 
2015年 旗艦電視連續劇《一把青》編劇。(入圍金鐘獎最佳編劇,獲新加坡亞洲電視獎最佳編劇獎。) 
2016年 政大文學營、屏東女中文藝營劇作講師 
2017年 朝陽科技大學畢業製作評審 
2018年 高雄市文化局華文編劇駐市計劃評審

・主持簡介:
湯素貞(《中藥鋪的女兒》作者)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畢業。

參與過電影、電視廣告製作,做過電影行銷、新聞人物專訪,曾獲文學獎及電影、電視劇本獎,目前以影視劇本和小說創作為主,也在台中教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免費活動,歡迎參加
*新手書店位於西區草悟道較熱鬧一帶,歡迎多加利用大眾交通工具,若開車前來,請提早找停車位喲!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新書分享會

✦時間:11/11(日) 14:30-16:00
✦地點:新手書店(台中市西區向上北路129號)
✦講者:姜雯(本書作者)
✦小提醒:新手書店位於台中西區較熱鬧一帶,建議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及Ubike,若您是開車或騎車前來,請提早出門留時間找停車位喔!

-

本書作者姜雯深入田野蹲點,與移工訪談、書信往返,甚至探監,而後帶著一股悲憤,以極具文學性的筆法寫成這本觀察筆記。種種荒謬、不真實的情節,卻是移工無盡的日常。

在這個台灣自詡為亞洲人權燈塔而驕傲的時代,書中有台灣人不願面對的種族歧視、人權恥辱以及虐勞真相。每一篇章節,都揭穿台灣社會中虛假的面貌。

-

作者介紹:

姜雯
1989年出生於江蘇蘇州,荷蘭漢恩大學主修國際商業管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碩士,離開家鄉十年有餘。生性散漫又不安分,路總是走到哪算哪。
書寫東南亞移工,源自本身的離散、流動和勞動經驗。希望透過文字,可以從個體生命深入到體制結構,擁有文學性美感的同時,也更加有政治性的力度,並還原出一個人的樣貌,個體的多元,而非只是一群生產線上的廉價勞動力。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793149921021030/



《大甲溪:水電俱樂部》新書分享會

✦時間:11/18(日) 14:30-16:30
✦地點:新手書店(台中市西區向上北路129號)
✦講者:李瑞宗(本書作者)



【 本書簡介 】
《大甲溪:水電俱樂部》一書分7章,76000字,圖片104張,共計296頁,2018年9月出版。這是目前為止,講述大甲溪的過往身世,最新的一本書,以大甲溪電廠的建設為綱,旁及河岸的相關事物,文末敘及颱風洪水對大甲溪的影響,還有人的適應與共存。
第一章〈美麗的大甲溪〉,從河口上溯,遇見水圳,還有后里發電所與社寮角發電所。第二章〈遇山林〉,沿河再上,發現八仙山、櫻花鉤吻鮭、谷關溫泉、白冷圳。第三章〈白冷與天冷〉,天輪發電廠的艱辛歷程。第四章〈峽壑內,見谷關〉,谷關發電廠的興建。第五章〈最深邃〉,介紹青山發電廠與德基發電廠。第六章〈整併一家〉,最後的新天輪發電廠與馬鞍發電廠。第七章〈光明回首〉,歷數921之後的災變與復建,還有未來的光明發電廠計畫。
大甲溪水力發電廠為台灣戰後最重要的水力發電計畫,從1950-1974年歷經25年歲月終於完成。投身建設這一項大型發電、防洪、灌溉計畫,犧牲了許多前輩。山林幽隱,至道不遠,謹以此書獻給他們。
-

【 作者簡介 】
李瑞宗,台灣台中人,國立台灣大學理學博士。誦月吟花不足以應付日常支用,仍需筆耕寫書,也算人生意料之外的收穫。著有《天命行腳—中橫半世紀》(2011),《甜蜜的中橫:影像與解讀的滋味》(2013),《問路北橫》(2015),《玉山前瞻—新中橫時代》(2016)。



主題:百年降生-全臺巡迴座談・臺中場

時間:11/17() 14:30-16:30 
地點:新手書店

主講人:何敬堯、楊傑銘、詹閔旭

內容大綱:

從臺灣文學萌芽到正式誕生、爍爍火花迅速綻放,直至晝夜間動亂的希望明滅,《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以歷史為本,全新創作,在拼湊建構中,再現另一種更貼近常民生活的可能面貌,有別史料專著之龐雜細目,以時代思潮為段,從19002000年,一年一篇,是為上一個文學百年備忘,更期許島嶼後浪之不息;屬於「福爾摩沙」的百年風華。


講者介紹
何敬堯
臺中人,一九八五年生,小說家,創作橫跨奇幻、歷史、推理。畢業於臺大外文系、清大台文所。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臺大文學獎。出版有:小說《怪物們的迷宮》、《華麗島軼聞:鍵》(合著)、《妖怪鳴歌錄Formosa》,編纂《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
楊傑銘
一九八二年生,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助理教授,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
有限公司主編。
詹閔旭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人(2010)、美國UCLA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化系訪問學人(2012-2013)。著作《認同與恥辱:華語語系脈絡下的當代台灣文學生產》(2013),譯作《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2015,與施俊州、曾珍珍合譯)。

活動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160711380857606/


日期:2018/11/25(日) 14:30–16:00
主講人:陳中勳(本書作者)

你曾想過為什麼白先勇、陳映真、黃春明,甚至村上春樹的筆下都曾出現過輪廓和亞洲人大不相同但卻一口流利中文的角色嗎?
你曾想過為什麼台北德惠街、台中五權路、高雄五福四路附近會有許多寫著英文的酒吧嗎?

這一切都要追朔到冷戰期間,曾有相當數量的美軍因為戰略因素而被派駐到東亞各國,包括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越南等地,其中台灣因為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當局的協定,不只有駐軍,每隔一段時日,也會有各地的大兵來此度假。

為了這些美軍,基地周遭開始出現應運而生的工作機會,許多女性為了生計只好前往工作,與美軍大兵的互動讓一群混血兒陸續出生。而這些戰爭混血兒在成長個過程中,因為膚色和雙親的關係時常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忽視。

現在讓我們跟著作者的探訪與追尋,一窺連學術研究都難以觸及的人物和史料,聽作者娓娓道來這些混血兒的故事,進而分析是什麼樣的時代讓他們誕生,卻也遺棄他們。


✦ 作者開講:
陳中勳
一九九〇年出生於台北三重,時常被誤認為是原住民的胖文青。畢業於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研究興趣涵蓋哪裡有好吃的早餐店以及如何超克體脂肪。曾任職眷村打雜園丁與募資平台帶風向小編,人生夢想是往歷史學家的路上邁進,挖掘更多亞洲敘事或麥兜故事。

出版的「疑難雜症」,「陳夏民」有問必答


日期:2018/11/30(五) 19:30–21:00
主講人:陳夏民


2018百師入學,邀請到現任「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讀字書店」負責人的陳夏民,以豐富且創新的出版經驗,幽默且熱情的互動,回應讀者各式各樣出版界的疑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